生死时速!解码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疗奇迹
时间:2025年05月19日 点击次数:168
“肚子像被千万根针扎,疼得直冒冷汗!”
回忆起发病时的场景, 70岁的老大爷仍心有余悸。这不是普通的腹痛,而是一场关乎生死的 “血管保卫战”——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,这个死亡率高达 60%-80% 的急腹症,正在悄然蚕食他的肠道生机。
今天,我们一起走进消化内科一病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救援,揭开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神秘面纱。
警惕!隐匿在腹痛背后的致命危机
肠系膜上动脉就像肠道的 “生命补给线”,一旦被血栓堵塞,肠道将在短时间内因缺血坏死。与普通腹痛不同,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引发的疼痛具有,“症状重、体征轻”的特点:患者往往疼到蜷缩在地、冷汗淋漓,腹部触诊却仅有轻微压痛,极易与肠胃炎、阑尾炎混淆。当出现突发剧烈腹痛、恶心呕吐、腹泻便血等症状,特别是有房颤、动脉硬化等病史的患者,必须第一时间敲响警钟!
科主任杨亚莉强调:“从栓塞发生到肠道坏死,黄金抢救时间仅有 4-6 小时。每拖延 1 分钟,都可能让患者离死亡更近一步。”
多学科联动!生死线上的精准狙击
患者因剧烈腹痛2小时,于2025年5月14日12点13分入院,由魏毅强、李少英主治医师接诊,查看患者后发现病人腹痛难忍,全腹无明显压痛、反跳痛等腹膜炎体征,自觉症状与体格检查存在差异:提示病因为腹部血管性病变,患者既往房颤、糖尿病病史,经团队评估后建议急诊迅速完成腹部 CT 血管造影(CTA),院长助理荆利民开启绿色通道,CT室马明辉医师危急值报告:急性肠系膜上动脉主干栓塞。
急诊介入科王伟迪、王建利主任带领团队会诊后于13点43分启动手术,通过微创导管技术将溶栓药物精准送达栓塞部位,并使用取栓装置成功打通血管。
普通外科专家同步待命,若出现肠坏死则即刻实施肠切除手术。
整个过程环环相扣,从确诊到开通血管仅用时 90 分钟。目前患者腹痛缓解,生命体征稳定,未出现血便、结肠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。在该患者的案例中,我院构建的 “消化 - 急诊 - 影像 - 介入 - 普通外科” MDT救治体系发挥了关键作用。
“时间就是肠道,时间就是生命!” 王主任展示的术中影像显示,栓塞部位被成功打通后,原本苍白的肠管迅速恢复红润,这一幕让在场医护人员长舒一口气。
防患未然!从风险预警到日常守护
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并非毫无征兆。房颤、心脏瓣膜病、长期卧床、高凝状态人群属于高危群体,定期进行心脏彩超、血管超声检查可提前发现隐患。
日常生活中,控制血压血脂、戒烟限酒、适度运动、避免久坐,都是降低血栓风险的有效措施。
我科现已开通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绿色通道,联合CT及介入治疗团队。“一旦怀疑,立即就医!” 杨亚莉主任呼吁,“记住‘腹痛三联征’—— 剧烈腹痛、呕吐、便血,关键时刻能救命!”
生命的奇迹,源于分秒必争的抢救与精益求精的技术。未来,我院将持续优化急危重症救治体系,用专业与速度,为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!如遇突发腹痛,请立即就诊,我们时刻准备与您并肩作战!
李少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