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温馨提示】上有老下有小 酒后不要开车跑
时间:2025年06月16日 点击次数:118
酒驾与醉驾的定义
酒驾,即饮酒驾车,是指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20mg/100mL,但低于80mg/100mL的驾驶行为。而醉驾,即醉酒驾车,则是指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/100mL的驾驶行为。
酒驾与醉驾的误区
01误区一:酒量大,喝一点不会影响
这是一个普遍的误解。实际上,酒驾的判定并非依据个人的酒量大小,而是根据驾驶者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是否超过法定标准来进行认定。因此,即使自认为酒量大,在饮酒后驾驶也同样可能构成酒驾。
02误区二:酒后骑摩托车不属于酒驾
需要明确的是,无论是二轮还是三轮摩托车,它们都属于机动车的范畴。因此,与汽车相同,酒后驾驶摩托车同样会面临相应的法律制裁。
03误区三:小区院内酒驾无妨
即便是在小区院内、马路牙上等非公共道路地点,酒后驾驶同样违反了相关法规条例。这些地点虽然不属于繁忙的公路,但酒驾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依然存在,因此同样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。
04误区四:酒后挪车是否构成酒驾?
当汽车被发动并产生位移时,无论速度如何,驾驶员都已进入驾驶状态。此时,即便只是缓慢行驶,由于酒精对驾驶能力的影响,驾驶员的反应和操控能力都会有所下降,从而增加事故风险。因此,酒后挪车同样被视为酒驾行为。
05误区五:乘坐酒驾车辆出事无需承担责任
一种普遍的误解是,当乘坐酒驾司机的车辆发生事故时,同乘人员可以免责,因为责任全在酒驾司机。然而,这种观点并不准确。在避免自己涉及“酒驾”的同时,我们不仅应对酒驾行为进行劝阻,还应当时刻警惕,避免搭乘这样的车辆。
06误区六:隔餐酒、隔夜酒不算酒驾
一个常见的误解是,认为只要饮酒时间与驾驶时间间隔足够长,比如隔餐或隔夜,就不属于酒驾范畴。然而,酒驾的判定并非仅依据饮酒后的时间,而是依赖于专业的血液酒精浓度测试。只要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超过标准,无论是隔餐还是隔夜,都会被认定为饮酒驾驶或醉驾。
07误区七:多喝水可稀释酒后酒精含量
一个普遍的误解是,在饮酒后大量补充水分可以降低体内的酒精浓度。然而,这种做法并不会改变酒精检测的结果。因为酒精检测仪测量的是来自肺部的气体,而非口腔中的酒精浓度,单纯饮水并不能冲淡体内的酒精含量。
文明办